|
自从计划经济模式淡出之后,林化类产品的交易价格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景象。究其原因,不外乎计划经济模式的退出,作为整体行业的储备机制没有了或者说是缺失了。以致于每每到价格关键时刻,要么涨升一片,要么杀跌无限。参与其中的企业及林农无不迷茫,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鉴于林化类产品都需要靠天吃饭,可以再生的生物质原材料的崛起拜托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石油危机能源危机让人们开始关注起林化类的产品。作为可以替代石化有机中间体的林化类产品,遂顺势走高。- ^" q5 Y2 l$ t( O& z9 R
林化类产品自从新中国成立起,就一直归属于国家物资总局,并由农业部,林业部统管,而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林产品的一级经销商。负责整体林业产品及其原料的收购。随着国家物质总局,农业部,林业部的相继退出,林化类产品市场的开放,使得供销社的商业利益收到冲击,在供销社淡出林化类产品原料收购之后,林化类产品原料收购完全处于市场经济之中。随行就市成为了主流。由于少了行业最大的收购主力,少了行业最大的储备库,市场风险陡增,市场缺乏监控,平抑价格的能力丧失。造成的原因也是由于参与其中的企业或是林农都是单兵作战,抗风险能力差。因此有必要分步骤的对林化类产品市场进行规范。% f9 ^$ ~9 T3 v$ U
一:建立区域性市场,可以通过政府部门,依托企业联合体,行业协会,建立产品储备机制/ t2 [. k9 w# W, c$ c: K
增强地区行业抗风险能力,平抑价格。, D! p3 Y. V/ o/ B
二:原料价格引入期货机制
; N% U( Y3 U! r8 p" Q7 l+ P 鉴于林化类产品原料靠天吃饭,存在生长期,引入期货机制可以使得各参与企业合作共赢,防止原料价格大起大落,帮助各类生产企业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目前的现状是生产企业利润不够稳定,企业信心度不够。引入期货机制,就可以统一和平衡企业的原料收购价格。同时引进了实力资金进入行业,对于推动行业的转型和增强防风险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9 k! }- W( G& f* ^: ~7 y 1:对于目前企业间缺乏诚心,尤其是上下游企业,区域内企业显然是扩大了选择的机会。
* P. R; O& ~4 c! V0 L 2:对于产品质量有了统一的验证标准和尺度,市场有了监管的机构,质量与价格真正得到挂钩。
- N& f: x. k4 v& L 3:价格透明,更加贴近市场,有助于各类参与企业从容入市。6 l# b6 p# ^' ~0 m) }" @
4:帮助企业规范合同交易。规范企业现金流结算。
$ e8 X% c+ Y8 P, }) [, w# o' E 林化网做为林化类原材料规范交易的积极支持者和倡导者,正在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协调在广西先行试点,比照小商品期货机制,试点建立林化类原材料的交易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