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行业社区

标题: 关于脂价下调 [打印本页]

作者: lpt    时间: 2004-11-23 08:31
标题: 关于脂价下调
我想在广西大部分厂家的松脂都保持在1。8元以下价格的情况下,梧州松脂厂能收到如此低的松脂吗? 是不是有人想。。。。。。。。。????[em10][em10]
作者: 猛虎归山    时间: 2004-11-23 12:18
目前,两广都在调低收脂价,而梧州松脂厂调低收脂价也很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
% C- s$ n1 }% i9 A0 r  X: ?手头有货多的,请赶快出手,别等到崩盘时才怨天忧人,后悔莫及!
作者: rosinlin    时间: 2004-11-23 14:33
我也奉劝过很多厂家了,信不信自己决定。
作者: 燕子    时间: 2004-11-23 15:01
主要原因是松脂质量略差,一直都有说法:11月后的货比前期的差
作者: rosinlin    时间: 2004-11-23 15:35
这是当然。
' J9 [3 h9 H; j1 [+ c但据最近厂家反映,松脂较多,卖松香收松脂。
作者: wssfcqiu    时间: 2004-11-23 16:16
[em05]后期松脂质量差,数量占全年产量的比例少,即使收购价降到1.5元或更低,也不见得就会造成松香市场崩盘,果真如此,各松脂厂如何消化前期1.9元收来的松脂成本。反过来,如果到现在松脂的收购价仍未降下,那么,明年的松脂收购价如何定?松脂价客观上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操作上仍是松脂厂说了算![em10]
作者: 小松香    时间: 2004-11-24 13:24
收脂价的下调只不过是工厂根据市场实际的情况来作一些调节,不足为奇.相信今年的脂贩和脂农不会象去年那么傻了,守着松脂不放吧?该出手时就出手,价格都那么高了,留着也不就是这样,干脆卖得快些,赚多点辛苦钱.这年头,农民赚钱不容易啊,可是就有某些人,看到农民赚了点钱,就看不惯了,非要跟老外说,不要买中国松香了,真是的........4 t4 K4 l. K+ A) w7 `
* p, t. @/ c+ ]6 c8 I! p6 G9 }2 X
[em07][em07][em07]
& L2 y$ v+ K" w: D& J7 A2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5 18:02:55编辑过]
5 m" a- [3 `% }8 {3 j& l6 @7 Y' k7 ]

作者: 满地金钱    时间: 2004-11-26 08:03
那是!现在有些人就看不惯农民手上有点钱!
作者: pengyan    时间: 2004-12-2 17:51
现在的农民好可怜哦!才有机会多赚点钱,可惜时间太短了,要想发财奔小康,真是难啊
作者: ygnh8593    时间: 2004-12-3 16:21
我真晕哦!原来松香这么贵呀!怪不得那么多的广西人来我们老家搞着玩意,而我门自己却不知道这东东可以买得这么好!。。。。。。哎!
作者: ygnh8593    时间: 2004-12-3 16:27
看来我也得试着搞着一行呀!
作者: 一滴油    时间: 2004-12-4 18:50
呵呵`~老兄是那里的是否我也到过你的老家
作者: 大风歌    时间: 2004-12-5 10:49
[B]后期松香质量些,调低点松脂价格是应该的,但数量非常少.大量缺货已成定局.不要偶尔看到一个乞丐就以为全中国人都是乞丐.[/B]看看石油价格吧!大家从17美金到现在的50美金何以理解?从历史上看应该说不可能,但大家为什么不看世界经济的发展呢!松脂-一种特殊的农特产品,价格只能越来越高,目前松香非常缓慢暂时走低,明显显示05年初,高价位的松香也买不到货.[em11][em08][em12][em05][em05][em04]
作者: cat    时间: 2004-12-6 11:42
对楼上的一点意见:
* }! s/ A+ x+ N6 y. L& W追踪2004年石油市场“索罗斯”:“元凶”皮肯斯7 W+ s0 v" ^3 R: {" N8 n

$ n3 m& y  ~7 X' v! l
( A- O6 O& }9 {! l8 ?4 J* D0 ]6 {) E- M8 V5 ^# n  C
  --详尽披露2004年全球油价飚升背后的国际炒家以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 {! E9 j( e- J+ F2 h3 u- h2 A

8 k' n; E) X8 D6 n8 y
2 A( f' f# e: U6 a" ?; n  ■ 策划:本刊记者 葛方新 史斌
0 x$ A! i6 m( _3 _
5 |/ |' ^- K) b& h$ I6 u0 q
! h" c  b/ }8 @2 J  ■ 撰稿:本刊驻美国特约记者 梁冶 
. J% \/ F( T; p% e* j* n1 G! b* c) @, B5 z1 [4 m
3 G# h. d7 O6 D7 v( c! i9 m
  2004年最吸引人们眼球的事件莫过于全球油价的一路狂飚,它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然而,它的始作俑者并不为人们所熟知。 ' p; G# V8 S% w
8 W/ h+ P8 H7 g# m7 y+ @6 o- w% H( L
( N& M7 s. g: @+ S
  在正常情况下,商品价格应该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然而,今年世界油价涨势却不能真正反映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供求实际。事实上,今年的国际石油市场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 h8 e, s0 n6 L% |9 {
! V. Y  f$ e& a

4 _! r& X* b% g  业界分析人士对此的解释是:政治因素、心理因素、投机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作用,而其中投机因素可以说是导致油价上扬的“罪魁祸首”。
2 Q# v+ W) ~- G$ R1 W( A2 f% b
, ]5 X0 {+ t8 ~2 s, ?7 Z3 l) k& L
  过去曾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投机的对冲基金等国际金融炒家,在过去一年中将投机的触角伸到了石油期货,他们近乎于疯狂的期货投机炒作对油价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皮肯斯这个名字逐渐浮出水面。 % r7 G! {# Y& B2 {* ]' _

' R/ `( e* S0 c1 f  \) I
, n$ o: i( V# W% P9 q6 Y  皮肯斯虽不像金融大鳄索罗斯那样在华尔街赫赫有名,但在当今的国际石油市场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历了2004年油价狂飚的洗礼,人们应该像记住当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元凶”索罗斯那样记住--皮肯斯这个名字。 ) c1 R$ m/ M2 e) w( Z% o
1 S/ T' N, R+ w4 L: o0 f. V' k
- ~0 V9 t& `! Q$ L6 M
  “油神”登场7 v1 R8 H: Z6 c
- T, L4 `) P8 h. x6 Q* h$ \3 m+ g
7 r! a' @9 s" u0 V
3 F- k$ Q" Z1 w1 G& H9 r" R
/ J( [. b8 Y# k6 R, q
  石油世家出生的布什与靠石油发迹的皮肯斯在维持高油价方面的配合是相当默契的,这才是本轮油价高企的最直接原因之一。皮肯斯出生于1928年,一辈子同石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靠石油起家,借石油发迹。>>>, U! K  \# |  N. O* L
# J2 Y* F$ g* [# V5 [

* l* N3 K  P' t: ^, o. ]; g# @6 R- _- d
# P* G/ J/ ~& ?# j
  国际石油炒家们的2004
3 j+ u& I& y4 q- x- I* n
9 {# J/ V8 S0 ^: C( `
. V2 l/ f1 [$ R
3 V5 j% i  Q+ ~7 V" ]; R
$ i" f! |5 ^+ [+ y  今年以来油价上涨过程中的一大明显特征,就是油价没有像以往那样涨涨跌跌地反复,它几乎是在直线上升。这一特点正是投机炒作的充分体现。自今年初以来,对冲基金在油市的炒作为其带来了巨额暴利,令大型国际投资银行及其他金融炒家眼红,他们也纷纷加入炒油队伍。据报道,英国的巴克莱银行、美国的摩根斯坦利和高盛如今在伦敦金融城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石油投机商,荷兰银行还建立了专门的石油投机交易团队。>>>1 z) P8 M# B/ i# b1 G8 J

( b+ ^- Q$ C6 w3 L# b# l8 ^+ j9 a5 n$ P
# E) M2 |& P& g+ K
$ ]) H3 c8 d8 m* U7 s3 Y7 c6 D$ G
  油价投机仍未停止
0 b5 s- q' Q" R- J
5 m' y' _8 ^& O: i( K  ?, u1 m( x; Y

! m+ @8 R" A; f- u3 B+ e
  u4 ]9 m! ?! M) e$ E/ w/ D  现在石油期货市场同当年网络泡沫形成时期非常类似,许多对石油期货一无所知的投资者也迫不及待地卷入这一市场。问题在于,谁也不知道这个泡沫何时破裂。>>>' W# A/ [5 X* ]9 b* |1 A

* c8 |1 V: [' g: S8 N$ g  O, L0 g! o* G; L( Y& F& K, q
7 n' G- M- K8 K) g1 x
. A6 A) W! ^5 \% Y( z2 [
  油价上涨 中国别慌& R8 s2 n8 p8 s7 P: Y2 |5 y6 c
: t- N4 @1 X* I# _6 h/ |

6 M0 P7 E4 I8 o  Q! }0 F& }$ d" ~" d$ |' v( r# @, N1 \

5 S, z5 @, C! X$ a2 t- f1 J  面对石油涨价带来的能源安全问题,难道中国真的无路可走,只能委曲求全、任人“宰割”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国际石油“大鳄”所犯的重大错误是,忽视了中国在煤、气替代上的巨大潜力。中国应采取四大对策。>>>
- N% s5 V$ {9 D/ N$ Z. T. Z* g' j/ ^+ f6 U0 c6 b8 \7 ?( L

作者: cat    时间: 2004-12-6 11:43
“油神”登场
6 W9 Z. `* I+ G/ @/ G
作者: cat    时间: 2004-12-6 11:44
石油世家出生的布什与靠石油发迹的皮肯斯在维持高油价方面的配合是相当默契的,这才是本轮油价高企的最直接原因之一。+ Z5 N/ N2 Z  ]/ F8 \

0 f" H: {* g4 O; ~! ]4 E0 Y. y  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买空卖空、大进大出的众多投机者中,得克萨斯州石油大 4 w! [+ N' n' M7 Y+ G3 Q" G9 q
王皮肯斯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业内人士认为,世界油价在过去一年中持续狂涨,与皮肯斯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带头炒作投机有着直接的关系。 * ~+ F/ T2 T5 Y; N2 B; p+ Z* }2 w6 [

) X  ]3 Z) x( Y- [6 z" G% }2 b  {  进入2004年,皮肯斯将投机目光转向石油期货市场。今年5月19日,皮肯斯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大胆预测说,世界石油价格在回落到每桶30美元之前将会涨破每桶50美元的大关。当时,纽约商品交易所的石油价格为每桶40美元左右,而市场专家的平均预测是今年第三季度为每桶35美元,到第四季度下降到每桶34美元。' J/ u$ |' e3 i0 e
: r2 d$ q9 T2 G
  结果,皮肯斯赢了。油价在随后的几个月中上涨到每桶50美元。皮肯斯乘机在市场上抛出,结果获得了约7亿美元的投资收益。1 ~! }9 h' W- _0 [. F  z
; w6 |+ M9 I+ G6 a8 K, m
  与石油结缘 
1 m% o: e6 J8 r) h7 g$ ]& `4 ~8 V
" M! ~: ?7 y6 R% T  皮肯斯出生于1928年,一辈子同石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靠石油起家,借石油发迹。 
+ @4 s& d& z& J$ d5 k
# ?8 p5 _# r% V5 h! N  据说,皮肯斯找的第一份工作就与石油有关。皮肯斯早年就读于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地质专业系,1951年大学毕业后先是在一家炼油厂实习了一段时间,随后跳糟到菲利普石油公司从事地质勘测工作,月薪只有区区290美元。然而,长期野外工作生活很快让皮肯斯感到枯燥厌倦,他于是在1954年离开菲利普石油公司去做石油经销商。 " l% a6 T3 d7 C  s& ?6 B" ]
! S& l: w: L, Q, n0 B
  然而,一直想自当老板的皮肯斯似乎不甘心就这样给别人打工,所以在1956年向人借了2500美元,加上自己的积蓄,同另外两个伙伴合作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公司--石油勘探有限公司,28岁的皮肯斯自己出任董事长。: J/ g4 r0 B' w2 b% F# V/ l

* C5 S+ ]$ z8 O2 w0 r: T) A2 F* U  石油勘探公司创办初期,资金严重不足,因此也就没有能力自己去钻探油井,只能依靠出售探测到的矿井信息并收取一定比例的矿井收益来维持公司的日常运作。
& q; y, P9 o4 o1 ~8 m6 F* f" y/ P: m. K' U8 `) h
  1958年对皮肯斯来说是时来运转的一年。这一年,皮肯斯说服阿马里洛市的一批投资者出资让他的石油勘探有限公司钻探所发现的矿井。皮肯斯没有让这部分投资者失望,石油勘探公司在随后的16次探测中共发现了8个气井和一个油井。皮肯斯赚到第一桶金,并因此而名声大振。* j: C3 n5 ]) A/ p
3 H# `1 _) U3 ~" f& H$ h! w
  1963年,皮肯斯原先的合作伙伴声称要出售所持有的石油勘探公司股份,而皮肯斯手中的资金远不够买下这些股票,但又不愿看到股票落入别人手中。好说歹说,合作伙伴同意皮肯斯用三年时间分期付完这笔巨款。不过,合作伙伴威胁说一旦皮肯斯不能如期付款,他就可能会谋求接管公司。1 ?3 o  P5 X9 N! Y9 B8 `
# z$ H0 M1 Q2 p( ?) G7 q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皮肯斯为筹集资金而大胆决定将石油勘探公司同埃尔特尔石油燃气公司合并之后一起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名字也被改成了梅沙石油公司。不想,梅沙石油公司上市不仅获得了足够的资金,而且也促使公司的业绩稳步增长。5年以后,梅沙石油公司的总收入达到620万美??皇杖胛?50万美元。
* M% ^9 g2 J$ S
作者: cat    时间: 2004-12-6 11:44
从石油家到金融家的变幻 9 P4 J9 z  h7 q
. a. w+ t3 h( D- L
  到1981年,梅沙石油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较具规模的石油公司,资产总额超过20亿美元。但是,由于当时石油市场供大于求,油价持续下跌,梅沙石油公司因此而陷入困境。精明且善于投机的皮肯斯意识到直接从事石油勘探开采业务已经油水不大,因此开始瞄上其他大型石油公司,开辟了靠恶意收购其他石油公司赚钱这条新的生财之道。 
( m" p% U& Z$ ]3 K6 |2 }* `6 E. C
7 j' _* t8 U( D  E  当时,皮肯斯往往将目光锁定在那些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的石油公司,尽管对方的业务经营规模比自身强大许多倍,但他仍敢于发起挑战。当年受到皮肯斯威胁的企业包括城市服务公司、海湾石油公司、美国石油公司等大名鼎鼎的石油巨头。
6 I; q5 Y6 [' _& J5 a4 ~% m
! o8 N! [9 Y  h4 S- |, {6 O  皮肯斯惯用的手法就是通过先买下目标公司的部分股票后威胁收购该公司,并且通过人为炒作来抬高有关目标公司的股价或最终迫使目标公司以高于市价的价格回购其所持的股票。的确,皮肯斯几次大手笔的恶意收购炒作让许多石油公司的老总兔死狐悲,他也因此而获得了“公司猎击者”、“蓝筹讹诈者”等“美名”。《金融世界》杂志当时就这样评论过皮肯斯:“他已经从一个石油商变成了金融家,在华尔街掀起了一股狂潮。”
, a" @' P3 n! ^/ t' g
% v( Q  E  W+ h: d  皮肯斯第一次大手笔出击便看上了规模相当于梅沙公司23倍的城市服务公司。& Y9 J  j7 h- w* k+ A

% P- C/ Y+ D5 K( H, g  1981年初,皮肯斯拥有城市服务公司价值400万美元的股票,约占城市服务公司股权的5%。皮肯斯先是向城市服务公司管理层提出合并的要求,在遭到拒绝后就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展开恶意购并。接下来,双方就购并与反购并展开了长达一年半的拉锯战:一方面梅沙公司摆下咄咄逼人之势,提出要收购城市服务公司51%的股票;另一方面城市服务公司采取以攻为守的战略,在皮肯斯采取购并行动之前提出了收购梅沙公司的计划。
; R2 G3 d6 b6 v% K4 L+ w# j2 @3 g' x( U& R2 j/ N5 S% x
  城市服务公司此举使皮肯斯一度陷入有可能失去梅沙石油公司的被动境地,就连媒体当时也将皮肯斯描述成一个失败者。然而,双方的收购计划最终都没有成功,城市服务公司最终被西方石油公司购并。) G/ N! Q- A1 e7 [. w, V9 c$ c, b

" t! Z9 ]8 P( f  q% W  然而,这个结果却是皮肯斯所愿意看到的,因为他虽未能成功收购城市服务公司,但经过此番购并与反购并的炒作之后,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价格已经涨了好几倍,皮肯斯最早持有的400万美元城市服务公司股票最后出手时竟膨胀到3000万美元。 
9 ~4 v3 ]9 m0 z6 z" t0 @9 R- L; k  @6 \, T2 C3 A/ R
  在炒作城市服务公司尝到了甜头之后,皮肯斯又将目光瞄准规模更大的石油公司。1983年9月,皮肯斯公开宣布拥有海湾石油公司的大量股票。当时,海湾石油是美国六大石油公司之一,年营业收入高达300亿美元。皮肯斯相中海湾石油是因为他发现该公司经营不善--海湾石油在石油勘探中投入大量资金但收效甚微。8 F# h  k3 R3 ^! H+ q) x9 H

+ Q7 H: i9 z. W5 n2 J+ e  在1983年以前,得益于较高的油价,海湾石油尚能维持日常的现金流量,但油价不断走低海湾石油的经营陷入困境。此外,由于国有化及政府监管过严,致使海湾石油获得的石油储藏量减少,结果海湾石油股价被低估。这自然也就成了皮肯斯大量购进海湾石油股票的主要原因。
! S& J7 r9 E9 O* _, z% m, }' w% @8 r+ x' F  G+ n% ]* Z) L8 h
  对石油行业研究较深的皮肯斯意识到美国整个石油工业结构都应重组,因此决定先拿海湾石油公司开刀。
) R1 G; B$ L# O9 \) s) u. y
2 f5 ~( c3 }' e5 _: E1 T  为此,皮肯斯成立了海湾投资集团并控股11%。作为海湾石油最大的股东,海湾投资集团要求海湾石油用部分国产石油和燃气资产成立一个特权信托。但是,海湾石油管理层拒绝了建立特权信托的建议,并且要求各股东投票表明自己的立场。海湾石油管理层甚至明确告知股东皮肯斯有恶意购并的不良记录,并表示所谓特权信托只会削弱公司实力,只能让少数股东得利。( I5 Z$ M$ E$ a) |0 h3 E6 u3 v; R
- M6 g4 x  q) \* d8 O1 C3 u
  1983年12月,股东投票结果显示海湾石油管理层以微弱的优势获胜。随后,皮肯斯即提出要购并海湾石油。为阻止皮肯斯的购并,海湾石油管理层向皮肯斯提出一个“绿票讹诈”建议,即由海湾石油公司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买回在皮肯斯手中的海湾石油股票,但却遭到皮肯斯的拒绝。1984年6月,海湾石油最终被雪夫龙石油公司以132亿美元的价格购为己有,成为当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司购并案。在这次购并中,海湾石油的40万股东共获利65亿美元,而皮肯斯手下的海湾投资集团获利则高达7.6亿美元。 
! T( ?0 _3 p; {
  K/ @9 r' O, N1 h' n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企业购并市场上,皮肯斯是一位靠杠杆购并起家的令人生畏的“公司袭击者”。皮肯斯称自己善于利用股东权利来对那些经营不善的公司进行施压,但其他人则认为皮肯斯是地地道道的“投机商”和“麻烦制造者”。从1982年到1986年的四年间,皮肯斯通过这种方式为梅沙石油公司赚取了十多亿美元的利润。截止1986年9月底,他的个人资产也增加到1.07亿美元。 # j3 x/ \8 a7 o# \% ~0 Q0 a

作者: cat    时间: 2004-12-6 11:44
痴迷投机炒作$ f9 o+ x* ^) }% f2 i
8 C8 q( P" u8 H& q* P* ]* O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1996年,皮肯斯因在天然气价格的一场豪赌过程中下错赌注,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结果这家靠威胁购并其他公司起家的梅沙石油公司最终却被其他公司购并。皮肯斯自己也不得不离开梅沙石油公司。2 ^6 C( a4 s" y" S6 B0 E; R
- p0 }1 Q3 G4 Q3 I' o
  不过,在失败面前,皮肯斯并没有躺倒不干。他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要退休,我就是喜欢工作”。皮肯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 }4 e: p7 \0 d. V3 `: Q6 r5 M& G! |* M7 b' k+ b9 J
  投机带来的强烈刺激令皮肯斯对投机炒作着迷。1997年,皮肯斯建立了BP资本公司,下设BP资本能源商品基金和BP资本能源股本基金这两大基金。皮肯斯建立的能源投资基金实际上就同其他对冲基金一样,将从富有投资者那里获得的巨额资金在能源期货市场上对石油、天然气、取暖油及汽油等商品进行豪赌投机,以为投资者带来巨额暴利。 : j/ A8 g% p5 u# h& |
' C0 }! ~# u/ ?, G3 V/ W
  然而,也许是由于初次进入能源期货市场经验不足,皮肯斯的BP能源商品投资基金在1997年和1998年两年中的经营状况十分糟糕,出现严重亏损,基金资产大幅度缩水。皮肯斯本人在BP能源商品投资基金中的投资资产金额由原来的3500万美元缩水到2400万美元。
! Z) H7 d5 R# _  T$ q9 V  B
& g; B' D/ M8 H% o5 G3 S8 U6 L, b7 h  投资大户西蒙斯于1997年在BP资本能源商品基金中投资了500万美元,到1998年曾经缩水到40万美元。西蒙斯称他当时就担心自己所进行的这笔投资有可能会颗粒无收。然而,在随后的五年中,皮肯斯不仅帮助西蒙斯把本捞了回来,而且还使他获得了1.5亿美元的投资回报。西蒙斯因此而对皮肯斯大加赞赏:皮肯斯对石油行业及资本市场的熟悉了解程度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 7 c: W* d1 h$ P, \* S# K
% p$ U& m4 T+ Y* v
  从1999年到2003年的五年中,BP资本能源商品基金为投资者获取的利润分别为90万美元、2.52亿美元、1.47亿美元、52万美元和4.36亿美元。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投资者如在7年前投资100万美元于BP资本能源商品基金,那么目前就可以获得2200万美元的投资回报。自今年初以来,BP资本能源商品基金的资产总额已经增长了364%, BP资本能源股本基金的资产总额已经增长127%。 : M& n; R3 F7 h- p0 i0 W" u- R5 u
/ d' U% O' G' Y
  皮肯斯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自己在投赌能源价格方面所获得的利润远远高于他当年从事企业购并时所获得的利润。
) M/ n6 j) [% L0 s9 Z! E; k
/ B( K6 B. j: q/ e  一直跟踪BP资本能源商品基金的格林布里尔合伙公司主管罗威在谈到皮肯斯时说:皮肯斯自1999年以来的盈利记录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他向投资股东发放的现金红利就超过了10亿美元。自1997年以来,皮肯斯个人的资产总额已经增长了300多倍,仅在BP资本能源商品基金中的资产总额就猛增到7.6亿美元。
6 @6 U% d' @, @* p
) B. H3 B+ t& a7 F8 ?9 {  由于他在石油市场上的影响力,皮肯斯被业内人士称为“油神”。如今,皮肯斯已经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的最富有的400名美国人之列,排在第389名。皮肯斯称自己是当今世界上“最幸运的老头”,目前是他一生以来最幸福和最富有的时段。他坦承自己在70岁以后所赚的钱要比他70岁以前的几十年都要多,仅自70岁以后所交的个人所得税就占其一生中所交个人所得税总额的75%。皮肯斯最近几年的收入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2 C! e$ `6 s4 ~0 n- ~& k9 n7 Y. Q& [* D9 ^1 C
  如今,皮肯斯虽已有76岁高龄,但在石油市场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豪赌投机的劲头十足,并且表现得越来越老练,越来越贪婪。 
2 O: t3 e" l: I: z5 C
作者: cat    时间: 2004-12-6 11:45
高油价是豪赌出来的
9 M; u1 Q) S+ `, }) }: j7 u& }* s- @$ ]7 c# H2 }2 v
  进入2004年,皮肯斯将投机目光转向石油期货市场。他预测,世界石油价格在回落到每桶30美元之前将会涨破每桶50美元的大关。而当时,市场专家的平均预测是今年第三季度为每桶35美元,到第四季度下降到每桶34美元。$ _; n3 F1 T& B! A$ |4 b) M

5 W+ |, [2 F# `3 N, R0 a  f  皮肯斯的看法之所以不同于市场分析人士,是因为他认为:随着世界经济恢复较快增长,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迅速上升,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比人们预期的要快。与此同时,世界多余的石油生产能力将会很快被用完,一些早先发现的大油田今后的产量将会逐步下降,石油产量差不多已经见顶。受此影响,世界石油价格仍会继续上涨。
' A; F  J0 G6 e- \( c3 V! ^* U
9 J& C% X6 y" A7 l) m; s  皮肯斯在作出上述乐观预测之前就已经在石油期货市场上进行了相应的运作安排,在石油期货价格低下时大量买进。他的预测再度抬高了石油价格,油价在随后的几个月中上涨到每桶50美元。皮肯斯乘机在市场上抛出,结果获得了约7亿美元的投资收益。在紧随其后的油价回落过程中,大多数对冲基金从石油期货市场撤退,而皮肯斯却在油价跌到每桶45美元时再度进场“下注”,他炒作的价格目标是每桶60美元。 
, ^! K. |; X" L1 e5 S* K8 @  ]7 Q- A  M. k( n9 j4 b+ @+ R# Z! M
  9月27日,皮肯斯再度预测:世界石油价格在回落到每桶40美元之前很可能会突破每桶60美元的大关。皮肯斯在10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坚持自己的这一说法,认为石油价格再回到每桶35美元以下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4 h( E; W5 R: v# X
# t1 U- Z" D* N& ]2 X$ A1 P; b
  皮肯斯此言一出,立即有分析人士认为他可能将会继续将油价往60美元上炒,到时再见利抽资而出。到10月25日,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到每桶近56美元。有关人士认为,世界油价走势实际上是按着皮肯斯的预测方向发展的,皮肯斯押宝油价上涨的赌注自然也就会水涨船高。 
, g1 ]# C* c2 c2 c, R
- ?- P" k$ K% h1 S1 S  近几年来,皮肯斯一直在唱高能源价格。他手下的两个投资基金,BP能源商品基金进行能源实物投资,BP能源商品股本基金从事能源类股投资。皮肯斯持续唱高能源价格事出有因,因为能源价格上涨对他这位做能源商品期货“多头”的投机商来说是利好因素,同样能源价格上涨也会使能源公司利润收入增加,皮肯斯对能源企业股票的投资就会升值。
- o# Q& ?2 ]+ T+ T$ K0 y6 O( c! r; G' m0 n$ {5 d7 K- c
  此外,在油价看涨的情况下,皮肯斯手下的能源类股基金同时也对那些容易受能源价格上涨打击的相关企业(如化工、橡胶、玻璃等行业)的股票做“空头”,因为能源价格上扬必然会打击这些企业的利润收入和股价。由此可见,如果石油价格像皮肯斯所预期那样保持涨势,皮肯斯就可以实现多头赚钱的目标。当然,如果油价下跌,皮肯斯就有可能败走麦城。 - {( S. X3 v# J! F% [* [

作者: cat    时间: 2004-12-6 11:45
与布什的默契
" {9 n1 r6 Z2 \6 |5 @$ \! n& R# w$ |( l0 A# V; t% g5 {
  皮肯斯为何能够对油价作出如此大胆的预测?皮肯斯为何在多数分析师预测油价可能走低的情况下敢在石油期货市场做“多头”?
, C1 ~5 g( t0 |, c8 j2 Y8 e6 T( f( G
  分析人士指出,皮肯斯这样做其实并不完全是一种莽撞行为,而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炒作安排,因为皮肯斯相信布什政府不会采取措施来压低油价。有关人士甚至认为,石油世家出生的布什与靠石油发迹的皮肯斯在维持高油价方面的配合是相当默契的。
/ G5 Z4 C9 _  m* n$ n6 H3 G+ C+ W# D* Z: u, n( E& ]; M( u, d
  一方面,布什要想连任当选离不开像皮肯斯这些美国石油大亨的大力支持捐助;另一方面,作为回报,布什就必须默许石油价格持续走高,以让支持他的这些石油大亨得到实际的利益好处。同样,石油价格上涨还会使美国石油公司获得巨大利益。美国的几家石油公司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控制着美国国内产量的77%,同时也控制着世界近70%的石油资源,石油价格越高,他们赚的钱就越多。2 _) _6 z5 g8 c8 r

2 U! r  s8 _! }$ G1 x8 q" n( I  布什政府高官与美国石油行业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亲密关系,布什和副总统切尼等政府高官都是直接来自石油工业。皮肯斯等投机商也许正是看到了布什政府与美国石油公司的这层关系才如此大胆地在石油期货市场上进行炒作。 
5 S! A- X- r* E" Q% F7 r* M; T. |4 M+ H) O, ]
  在这轮油价上涨的浪潮中,美国政府从容不迫的反应耐人寻味。国际油价持续大幅上涨,有可能威胁到美国及世界经济复苏,一些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布什政府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以稳定油价。然而,布什总统却死活不干,反却一直在公开市场上大量买入石油,以增加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 S" o4 ^3 z. B" @: n4 ^# p

# X4 P0 |  q' |' Q1 E  究其原因,其实也并不难以理解:布什如果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很可能会导致油价走低,直接影响到美国石油企业的利益,最终有可能会失去石油行业对布什竞选总统的支持。这当然不是布什所希望看到的,因为像皮肯斯这样的石油巨鳄在帮助布什竞选连任方面的确立下了汗马功劳。据说,布什前两次当选德州州长的过程中都收到了皮肯斯的慷慨捐助。 $ G9 y3 @& R  ^% h
+ S, ?8 h5 |) f+ _
  有人称皮肯斯是布什竞选总统运动背后的“无形之手”。今年8月上旬,美国退伍军人组织“快艇老兵求真相”编写《不适合当司令》一书,指责克里夸大了自己的战争英雄形象。据说,仅皮肯斯一人就向“快艇老兵求真相”组织捐助了50万美元,用于拍摄反克里的政治广告。此外,皮肯斯还为布什的其他竞选广告慷慨解囊。除资金支持外,皮肯斯还与布什的共和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号称布什“大脑”的白宫首席政治顾问罗夫是皮肯斯的老友。
" ^* x" h2 m* u/ Y: G4 s% [- s# X7 i8 l9 \
# P- U2 ]3 M1 B
【全部评论】 【短信体验】 【推荐】【打印】
. L& x9 l& t2 `
作者: cat    时间: 2004-12-6 11:46
这世界上金钱就是今天在你手中明天再我手中!
作者: 满地金钱    时间: 2004-12-6 18:48
关键是传递方式呀!俗话说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
作者: 小松香    时间: 2004-12-7 11:49
看来CAT对石油涨价研究得非常透切!佩服!!
0 E& Z& p# ^; M你说松香有这样的机会涨价吗?想听听您的高见.
! q' q, o$ `9 r- N. N
作者: 山东    时间: 2004-12-7 17:30
有谁能预测市场?
作者: 满地金钱    时间: 2004-12-7 23:25
看着办吧!
作者: 山人听雨    时间: 2004-12-8 23:53
凉拌的一道,热菜也来一道
作者: 小松香    时间: 2004-12-9 12:18
山人高见!4 @$ A. v7 S) ^% ~, R- @- d# V" a& I
不妨来碟花生米,开瓶酒,找三五知己,不喝高不罢休,如何?
7 f0 b% ~: O( I也许,要加几个热菜才行,凉拌的呢,就免了吧,哈哈......




欢迎光临 华讯行业社区 (http://sitemaps.sinoinfo.com.cn:8025/)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