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帖子发表四天了,查看为六百多人次,而进入桐油论坛给予回帖的只有20人次。其中只有10楼和16楼的网友是经销商。我非常非常看重这两个回帖的观点,因为他代表了整个经销商们的利益。 0 o. }0 s7 W7 S/ n' V 百花齐放,百花争鸣。桐油论坛上需要更多种声音。只要不是对他人造成严重的恶意攻击和伤害,都应该允许存在,宽容是儒商所应具备的素质。; z+ @4 p, `% N' x* p6 v
今年主产区的桐油是增产了,增产的桐油到了哪里去了呢?我在我的上一文中已经指出:主产区20%的桐油被河南、湖南、江西这些从不向外购油的商家消化掉了。我本人就向河南发了120吨、湖南发了70吨。如果没有非主产区向主产区调油,06年中国的桐油价格将要改写,也许今天已经跌到六、七千元/吨了。 o$ a7 S! `& A4 I" Z+ T 昨日,我查询了铁路集装箱货场,取得了一组从五月一日至十日安顺桐油销售的绝对准确的数据。具体是:发往天津南两组60吨,发往大连市半组15吨、发往烟台两个半组30吨、发往苏州西两组60吨、发往日照10吨、发往常州两组60吨、发往上海一组30吨、发往河南焦作一组30吨、发往嘉兴10吨、发往海宁半组15吨、加上紫云县用汽车直运福建30吨;共计350吨。除30吨是由望谟县油厂销售的外,320吨全部由安顺地区油厂销售。(安顺销建滔集团的没有统计)这反映了国内对桐油需求的旺盛。如果照这样销下去,恐怕我们当“储水池”都当不成咯!: n! B. h! a0 G. {) y1 c
现在我又来说说桐油网,我发现论坛上查阅的多,发表的少;观望的多,动手的少。我的帖子回帖率为3%,这还算是多的呢!/ T3 K/ y+ E% p- y7 c
既然我们从事了桐油这个行业,既然现在有了自己的桐油网,这个网为我们增进交流、了解、互信及商品的购销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就应该好好应用它、爱护它、培植它。因此,我向我同行们大呼: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建立一个较稳定健康、成熟的桐油市场,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参与;积极地加入桐油论坛,把论坛搞得红红火火,把自己从受益型转变成受益贡献型,是每个同业人的责任和义务。来吧!不讲水平高低,不管文章长短,不论正确与否,贵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