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海关统计,2007年上半年,我国共出口松香19万吨,价值1.6亿美元,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47%和14.4%;出口平均价格为824美元/吨,同比下降22.1%,出现了少有的量增价跌的局面。# {% ~( j4 u8 A9 E j4 ?* O; ?
X+ ?' p( [- G' f5 k, p$ @
广西作为我国松香主产区和出口松香的主要货源地,近年来的松香产量稳中有升。2007年上半年,广西共出口松香10.3万吨,增长90.4%,占我国松香出口总量的54.3%。同期,广西松香生产企业中,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均快速增长,分别出口松香11.5万吨、4.7万吨和1.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1.2%、43.3%和51.2%,合计占出口总量的91.1%。而欧盟和日本是广西松香的主要出口市场。2007年上半年,广西对欧盟出口松香10.7万吨,增长66.5%;对日本出口2.6万吨,增长11.6%;两者合计占出口总量的70%。7 \$ @0 B t# m" [
; k5 u& @/ j; W! u: D4 W- ^1 u
2007年6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将松香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调低至5%,并从2007年7月1日起执行。受出口退税调整的预期影响,2007年6月,我国出口松香4.3万吨,同比增长75.9%,创年内出口量新高。与此同时,松香出口价格却逆向发展,6月跌至年内新低,仅为784美元/吨,同比下降25.8%,环比下降2.9%。
* ~, S' S8 s) {1 ~$ d% G3 n0 _
0 f2 D3 X3 G m5 {% ^; d. S9 P* i松香出口之所以呈现量增价跌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发达国家对松香类产品需求强劲。造纸、油墨、胶粘剂、合成橡胶、涂料等下游产业对松香深加工树脂需求强劲,而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出于对本国资源的保护,均加大了对中国松香的需求。而价格的低迷则是因为受到了石油树脂等替代产品的影响。由于2006年松香价格高,而替代品石油树脂价格随着2006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下滑而有所回落,与松香脂价差逐渐缩小,因其产量大、替代优势明显而直接导致松香脂价格下跌。+ ]$ W% s8 I2 O, u9 s
6 [% D8 N6 E9 t& @. e" o! M据南宁海关负责人分析,目前,我国松香出口虽占据不少国际市场份额,但仍然存在过度开发、无序竞争和深加工不足等问题。; X. @9 a, A0 |' V \3 |5 E
/ ~1 F! N* ]+ y+ o! C) [6 l松树资源是松香行业的生命线,松香虽然属于再生天然资源,但由于生长期长、生产周期和成本回收周期长、生产地域面积等因素限制,掠夺式采割将加速缩短松树的寿命,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2006年,我国松香出口价格一度超过了1000美元/吨的高位,国内收购价提高,一些脂农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顾松树的生长状况提前进行采割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破坏了松林资源,还影响了松脂产品质量,继而从源头上影响到松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I# s' `' C8 t5 P# g f- W
! y ~- ~# e3 P7 E( ?. V
目前,我国大多数松香出口企业都是分散经营、各自为战,为了得到货源保证出口,许多企业不惜抬高收购价格,为了争取订单,不惜压低出口价格来争取客户,导致无序竞争加剧。广东省等发达地区的松香深加工产业已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深加工产品如歧化松香、甘油树脂、改性树脂等出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而广西作为我国松香主产区,深加工产业则刚刚起步,仍以生产和出口松香初级产品为主。2007年上半年,广西货源的深加工松香产品出口3.2万吨,仅为初级松香产品的1/3,而深加工产品的价格是初级产品的1.5倍,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 n3 Z1 l" T3 o9 i0 w% m- b: A a6 ?. n0 T
专业人士建议,要有计划、有限度地开发和保护好国内的松林资源,对松林进行综合利用,减少“抬价抢购,低价倾销”行为,平衡兼顾上、中、下游各方利益。松香生产企业应通过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使松脂收购、松香生产和深加工形成一条链式产业,才可以实现增值积累、风险分担,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 S7 C( b9 X- `& x# c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