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性炭的生产工艺
4 F! h2 O& k0 n: c木质材料炭化过程发生什么变化? _, N& W W3 }, [
木材、木屑、树根、果核和果壳等木质材料的炭化,是把它放在炭化设备内加热,进行热分解。在热解过程,发生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产生很多新生产物,木质材料发生了变化。, a# w- A6 v+ U* \/ ^
根据热分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和生成产物的情况等特征,炭化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r; L, F7 W$ B$ c, ?
1. 干燥阶段 0 s6 ]3 Y* P3 d) W5 ]. A
这个阶段的温度在20—150摄氏度,热解速度非常缓慢,主要是木材中所含水分依靠外部供给的热量进行蒸发,木质材料的化学组成几乎没有变化。
2 O$ X, \- x5 }2 B( v9 l) V2. 预炭化阶段% b! W) M0 z9 s( w0 j+ O. T5 N
这个阶段的温度为50—275摄氏度,木质材料热分解反应比较明显,木质材料化学组成开始发生变化,其中不稳定的组分,如半纤维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少量醋酸等物质。
; [) M3 k' y2 J5 _3 R3 k7 h7 c* ~以上两个阶段都要外界供给热量来保证热解温度的上升,所以又称为吸热分解阶段。
# ~' j$ d( k: ?& ]1 _3 P/ ~3 o3. 炭化阶段; n G/ L" |* |7 Y: ~' {3 Z& Y
这个阶段的温度为75—400摄氏度,在这个阶段中,木质材料急剧地进行热分解,生成大量分解产物。生成的液体产物中含有大量醋酸、甲醇和木焦油,生成的气体产物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减少,而甲烷、乙烯等可燃性气体逐渐增多。这一阶段放出大量反应热,所以又称为放热反应阶段。
/ ?8 P0 M' ] Q& E4. 煅烧阶段. T2 }; P# v" F0 K$ w4 b; s& j
温度上升450—500摄氏度,这个阶段依靠外部供给热量进行木炭的煅烧,排出残留在木炭中的挥发性物质,提高木炭的固定碳含量。这时生成液体产物已经很少。$ {) e i! |4 e0 i- q
应当指出,实际上这四个阶段的界限难以明确划分,由于炭化设备各个部位受热量不同,木质材料的导热系数又较小,因此,设备内木质材料所处的位置不同,甚至大块木材的内部和外部,也可能处于不同热解阶段。
8 `# k2 N* x! t6 i炭化对原料的要求
& t9 D. v' X# N. R; B5 U炭化的原料很多,薪材、森林采伐剩余物、森林抚育时消除的杂木、木材加工厂的剩余物,如木屑等都可以进行炭化。除木屑为粒状,需采用特殊炭化炉炭化外,其他原料多以木段为主,都适合大多数炭化炉或炭窑炭化原料的要求。# G' E. k/ n3 y# V
炭化原料树种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硬阔叶材,如水青冈、麻栎、苦槠、榆等;第二类为软阔叶材,如杨、柳、椴等;第三类为针叶材,如马尾松、南亚松、湿地松等。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木炭,以适合冶金工业和二硫化碳工业等工业部门使用,炭化原料应选用硬阔叶材,而针叶材常用来生产松木炭,用于制造活性炭。4 O& a, T% g) u$ |* }0 J4 `% c
炭化材最好大小均匀,一般要求直径不大于0厘米,若直径太大,应把它劈开,劈裂线长度要求小于12厘米。炭化材的长度以炭化炉或炭窑的高度决定,若大材不劈开,因木材的导热性差,炭化时产生的气体混合物,由木材内部通向外部,所需通过的路径很长,炭化时间也长。会导致木材机械强度下降。. f0 S$ q3 ^! n4 w' U% _8 ~! v+ F
供炭化的薪材多属萌芽林,故最好在秋冬季采伐,此时,树木处于休眠阶段,树液停止流动,根部贮存物质,不受损害,利于来年萌芽更新;而且秋季天气晴朗,相对湿度小,木材含水量低,伐下的薪材易干燥,可缩短炭化时间,减少燃料消耗,生产的木炭裂缝少,质量高。0 _. w a) s" [4 W& l
此外,腐朽木、病害枯死的木的木材,均不宜作炭化原料,因为腐朽木材炭化时,木炭疏松、易碎和容易自燃,大大降低木炭质量。8 S$ \/ K, @0 o' |1 T
|
|